交椅,亦称胡床,原为中国古代马上民族的用具。汉魏以前,古人都是席地而坐的,自然没有什么椅子。而“床”,在早期是坐具,不是卧具。《说文》中解释:“床,安身之坐者。”显然,床是以坐为它的主要功能。
交椅,亦称胡床,原为中国古代马上民族的用具
交椅可以折叠,携带和存放十分方便,它们不仅在室内使用外出时还可以携带。宋、元、明乃至清代,皇室贵族或官绅大户外出巡游、狩猎,都带着这种椅子,以便于主人可随时随地坐下来休息。交椅遂成为身份的象征。所以我国有“第一把交椅”代表首领的说法。因胡床携带方便、使用舒适,在中原地区得到广泛流传。替代了当时人们“席地而坐”的习惯方式,将“跪”改化为了“坐”。同时提高了人们日常生活用具的较矮特点。成为这一时期北方民族融合,对于中原的一大贡献。
汉灵帝时,从北方传入了“胡床”,其样子犹如矮凳,与胡床同时传入的还有一种绳床。绳是双足交叉的,可以折叠,好像现在的马扎。这种绳床后来也叫胡床。
隋朝时,因为忌讳说“胡”字,而且这种椅子的特点是木头的双脚交叉,张开后才能平隐,所以改名为“交床”.明代人程大昌在《演繁露》里说:“交床以木交午为足……足交午处复为圆穿,贯之以铁,敛之可挟,放之可坐;以其足交,故曰交床。”“交午”指中间交叉,“交午处”是指胡床腿部中间交叉的位置。
交椅,亦称胡床,原为中国古代马上民族的用具
到了南宋,人们便将交床改称为交椅。据说,南宋宰相秦桧坐交床时头总是向后仰,以至巾帻堕下,京尹吴渊为了拍秦桧的马屁,特地在交床后部装上托背,人称“太师椅”.
后来宋人吸收了圈椅上半部的特征,增加了靠背和扶手,才有了今天的“交椅”.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,交椅不是任何人都能坐的,坐交椅乃是身份、地位的象征。北宋末年,宋徽宗车驾出行,往往让随从扛着黄罗珠缨的金交椅。南宋前期,不仅宰执大臣,连州府的知州、通判们也都坐必银交椅。南宋初年,尽管交椅在皇家官场已经司空见惯。但据比陆游年辈稍长的人说,当时士大夫家的妇女坐椅子,“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”;而到陆游写《老学庵笔记》时,不论男女,都已经垂足坐上了椅子。 |